又是一年春天,這鶯飛草長的時節(jié)使我不禁想起了去年春天參加為期一個月的聞喜縣第一期“青干班”培訓,除了日常學習政治理論課、常識課等內容,其中一周的外出延展學習,當時去的是太行干部學院,位于長治武鄉(xiāng)縣。
出發(fā)的那天早上六點多就坐上了大巴車,路上大概停留了兩三個服務區(qū),總共三四個小時的車程。一路的顛簸,大家叫喚著怎么還沒到時,突然有人說到地方了,然后就看見了“山西太行干部學院”幾個大字。吃過午飯,收拾完東西,大家在車前集合,第一站去往八路軍紀念館參觀學習。紀念館講解員的磁性聲音帶我們“走進”抗戰(zhàn)時期,聽著對那段過往的講解,即使學過歷史,當看著墻上刻畫的故事時,大家不禁感慨戰(zhàn)爭的殘酷慘烈、八路軍的英勇忠誠以及人民的堅定奮戰(zhàn)。
我相信沒有人可以否認只有政治清明、社會穩(wěn)定,才能讓人們真正安心地活著。正是因為羸弱過,才知道被帝國侵略是多么痛的恥辱,也才讓我們奮起直追,成為當今世界各個領域的重要參與者、引領者、貢獻者。
在太行干部學院課堂上我們聆聽老師講述關家垴之戰(zhàn),那個老師采訪了很多經(jīng)歷過那段戰(zhàn)爭的老人們,他們中有的不能走路了,有的得了阿爾茨海默癥……可是當知道采訪人要寫下那段歷史時,他們都極大地配合著。從那場戰(zhàn)役中活下來的老人,即使抗戰(zhàn)勝利了,即使到了后來的解放戰(zhàn)爭,即使后來到了和平時期,他們在睡覺時也總是做噩夢,因為他們忘不了在他們眼前倒下的一個個戰(zhàn)友們,他們眼前抹不去那堆滿坑、橫尸遍野的戰(zhàn)士們!他們是最可愛的人??!他們當中還有年齡僅僅十幾歲的人,可是卻永遠停留在了歷史的天空中。那是一段讓人聽了內心無不絞痛的歷史。站在關家垴戰(zhàn)役紀念碑前,這種感受就更加明顯。我在心里默默想著,這個用無數(shù)人以信仰筑成的歷史,我們后輩人都該好好珍藏;這個用無數(shù)人犧牲換來的今天的中國,我們青年人該好好珍惜,并使之永遠強大。
四月份的武鄉(xiāng)天氣很冷,由于沒有帶厚衣服,我?guī)缀趺刻於荚谑軆?。那幾天,時不時地就會下起一場雨,我覺得這是在呼應著那段歷史。如今轉換了時空,武鄉(xiāng)已然不是昔日武鄉(xiāng),然而武鄉(xiāng)還是武鄉(xiāng),它永遠銘刻著歷史,永遠心懷信仰,永遠不可戰(zhàn)勝。
生活在那里的人們依舊很古樸,他們賣著摘的酸棗、自釀的酸棗面,那酸酸甜甜的感覺像極了武鄉(xiāng),它跨越了艱難歲月,走過了多少關隘才獲得了新生。同時,武鄉(xiāng)與時俱進,立足地域特色,修建基礎設施,充分挖掘紅色旅游文化資源,找尋紅色革命歷史記憶,將紅色旅游作為刺激縣域經(jīng)濟發(fā)展的助推器,探索新時期鄉(xiāng)村振興的新路徑。
寫下這段感受,不是為了讓大家沉浸在悲痛的歷史中不能自拔,而是要銘記那些消失在歷史長河、存在于歷史時空的英雄,那些為了創(chuàng)造夢中新天地而消失在夜里、換來晨曦的可愛的人。如今,我們仰望著他們曾經(jīng)仰望的星空,縱然時空轉換,但我們有著相同的信仰,心中鐫刻著同樣的誓言,在百年之后的這個新中國,在這個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新征程上,風中終會搖曳著那一抹紅,連接著歷史與今天,聯(lián)系著他們與我們。(聞喜縣審計局 王 麗)